内耗的运作机制
自己与自己对抗
我们在有意无意之间,自己就会和自己打起来,这话怎么理解呢?比如有时候听到家人或同事或领导的评价,当这些评价和我们内心对自己的理解不同时,内耗就开始了,这和对错有关系吗?并没有。它只是外在和内在不一致而带来的冲突。再比如孩子的功课很繁重,而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父母由于担心孩子成绩不好而担忧孩子的未来然后不停加码,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些重担已经超过了孩子身体和精神所能承受的极限时,于是孩子的内耗便产生了。再比如,如果家中有亲人离世,自己又有生活重担时,内心的哀伤和生活的压力就会演变成无处安放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就会让身体机能由活跃转入压抑和衰退。诸如此类的情况不胜枚举,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
所以也总能听到或者看到经历过变故的人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是不好的方向。虽然我们都知道人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但真正能做到如王阳明所说那般,"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是需要不断锻炼自我的认知和意识的。重要的是,当自我觉察升起时,虽然自己依然情绪内耗,但当我们可以在第三人的视角观察情绪,看着它的起落,让那个过程自然的来去,也许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保护。
接下来来看一看心理内耗常有哪些表现:
-
反复思考、纠结:比如在一件小事上不断回想“我当时是不是说错了?”、“如果我那样做会不会更好?”
-
内心对立冲突:比如“我想休息”VS“我应该努力”;“我想拒绝别人”VS“我又怕被讨厌”……
-
高敏感、自我批判: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却又不敢表达或行动,陷入焦虑与自责循环。
心理内耗就像大脑在后台偷偷运行无用程序,看起来人在运转,其实能量都在“内战”中被消耗掉了。
如果在团队或组织中,“内耗”会表现成什么状态呢? 同事间勾心斗角、互相竞争、推诿责任。流程重复、效率低下。过多会议、空转讨论、权力斗争。这种“内耗”会削弱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就像齿轮卡住自己转,无法向前。
在人际关系中的内耗看起来大概是这样的:明明不喜欢某种关系模式,却又不敢改变。一边想靠近对方,一边又想疏远。为了迎合别人不断委屈自己。这种自我压抑与拉扯,会造成情绪崩溃或关系破裂。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