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亦或无用

  

                       无用之用的感悟


         偶读庄子,看到无用一说,具体是说一棵被木匠看不上的“老树”,因为木质不好、形状奇怪,不适合造木器,于是得以存活百年不伐、不死。细想其实有用无用是个相对论,前提是都会说到对谁或者对什么有用。

         现代社会的人由于生活模式使然,工作繁重,神思耗散,而外界似乎一直都在要求我们变得持续有用,并且会让我们有种如果没用了就会被社会淘汰的潜藏危机感。可是这样是不是太狭隘也太焦虑了?很多事物,包括人在内,在其中一个角度看是无用的,但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是价值非凡的,比如不喜欢朝九晚五爱自由的人,就不适合办公室生涯,文笔好或者有独特视角说不定可以往艺术或者自媒体的道路发展,反之亦然。再比如一位男性很擅长手工编织,可是如果在男性群体中用社会对男性的刻板印象来定义,那么擅长手工编织的男子很可能会被男性群体认定为无用甚至娘炮。但那群男性想过自己有男性定义上的技能而获得属于男性视角的认可,但对于希望获得那位男性手工作品的人来说就是无用的吗?现在也有很多人迫于各种压力被动躺平,会符合社会刻板定义的无用,但对自身却是不可或缺的休养生息。

         诸如此类都显示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社会或者大群体定义为有用或者无用,定义为无用占大多数时刻,无怪越来越多人内心愈加失落,那么我们真的有用亦或者无用吗?并不是,只是我们的视角狭隘造成了只能看到其中的某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事实上占比很小,在我们眼中和心中却被无限放大接着反扑自身带来的无用和否定感。那些符合社会定义的有用其实非常有时代特征,一段时间里变得很有用,过后就变成了无用,但曾经演变成无用的真的就无用了吗?没有,很多成为失传的技艺,但失传就是失传了。这也让我想到自身之于外界的关系,如果失去了自己对自我主体价值的确定,盲从外界那么离亡也就不远了。外界界定的有用或无用我们需要仔细分辨,才能在选择时找到自身独特的价值而不至于被社会和时代的洪流冲刷得寸草不生。

         这样看来有用是相对使用方来说的有用,对于被使用方也许是没有益处的。就如我们人一般自出生开始,就一直被不断要求有用,比如要受教育,有学历,与人为善,要妥协要忍让,要结婚要生子,要顺应社会潮流平顺的过完一生,但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人被己不断的贴上标签,也就离那个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

         现在人的内耗很多时候也是由于外环境对于要求有用的挤压,可我们都忘了,一个内心很焦虑的人是无法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心态越松弛,努力做事才越有效果的原因。然而我们也要学会让自己处在无用的状态,这样才不会被无形中贴上很多“有用”的标签,到最后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这不是生而为人的意义。这样走下去我们就离真正的爱自己越来越远。

        还记得曾经读到的那篇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例子很好的阐述了故事里的主人公所具有的真正智慧,没有盲从邻居亲友和社会规则的要求,反而从另一个角度找到另类出路,也给我带来豁然开朗的人生感悟。有用也好无用也罢,我们最终是要让自己的生命随顺喜乐,这才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过程若都如此仓皇破败,这个世界也不见得会歌舞升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把它找出来,有用无用的标签不能定义每个人的完整人生,活出真我才是真正的爱自己。

#限制性定义 #贴标签 #自我觉察 #智慧 #感悟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About me

English channel

中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