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我赋权
主体性意识和自我赋权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有意或无意的让别人决定了我们的方向或者选择,比如孩提时候父母帮我们做出的诸多选择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学校里由于当时的环境和社会的趋势而选择怎样的科目去学习,只是这选择不是我们自己做出的,或者学校已经设定好的内容里做选择,或者父母长辈帮我们选,但这选择是我们自己在理性思考后真正自己做出的选择吗?相信并不是或者并不多。我们也很多时候并不会意识到或者问自己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又擅长什么?什么是真正适合我的?呆在哪里是真的让我喜欢和长久的?又有什么是我现在做不到但是以后一定要做的?
从读大学的志愿选填到人生方向的选择,各个方面的事情有多少是我们知道自己真的做到的又有什么是我们自己做不到,还有的是别人牵引着我们做的?就拿身体来说,我们是习惯了去找医生认为医生是可以解决我们的健康问题,还是我们在日常就会去思考并有意识的积累和健康相关的信息并且好好善待自身情绪的?又或者在我们因为人生困境而失望、沮丧、忧虑、恐惧、内耗的时候仍然保持一丝平静和觉察的内在和谐与松弛感而允许不好的或者极好的事情发生,而这才是对自我的真正善意。不得不感叹,自幼时至今,鲜少有人教导过这样的内容,如果一早有了,多少人会活的没有那么挣扎和内耗呀!至少自己会少了很多的自我折磨,和环境也会融洽很多。
曾经读到过一句“我思故我在”,那时并不懂得其中含义。然而现在慕然回首,才看到那句话到底是在说什么。如上面的例子里,当我们不加觉察思考而习以为常的去行动时,我们不但不在了,我们还迷失了,迷失在了无明之中,迷失在了时空的无垠里。而当我们开始觉察当下并理性思考再以此为行动指南去行动时,我们不但有了现在,还有了未来。这在现在有了形容它的词汇-----主体性意识及自我赋权。诚然对于很少这样做和这样想的人来说要逐渐做到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我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是这样的。有的人在重复惯性的生活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停了下来开始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干嘛,接下去我还要这样继续吗?有的人则会一直继续如此的生活并会感觉这样就是正常的。
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我们无数次的习惯成自然中就已经逐渐让渡出了自主意识。于是便随波逐流起来,但这是我们本该活出原本生命的样子吗?相信看到这里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随波逐流时也并没有和万物连接,反而让自己不再是本来的自己,当我们真的活出自己原本的样子,才会感受到生命的喜悦和自我的认同。
#自我觉察 #自我赋权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