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的悲喜并不互通?


                      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


        今天为什么想写这个内容呢?主要是看到很多人很多时候都在鸡同鸭讲,不是谁高谁低或者谁好谁坏。但是当说到情感可以顺畅并和谐的在人与人交流时流动,似乎这样的情境少之又少。读者们有没有过在和别人说话时好像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挡在了中间,于是想表达的内容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我想说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在表达情感和感受时,并不是对方不好,只是说着说着就感觉频道没对上的样子,再好的话题也就味同嚼蜡起来,如果再多些自己价值观的评判,基本上这样的情感交流也就戛然而止了。

        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自己是不会察觉到自己是带着从小到大社会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和灌输的价值观的影响,而这些恰恰把我们每个人框在了自己的四方无形的墙内,而且每个墙还不一样,我们以为是自己在和别人交流,其实是这些不同的无形墙在交流,高低参差不齐,文明点的还能保持克制,不然就会产生争论,也就偏离了一开始想要好好情感交流的初衷。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农名对工人说今天天气好,非常适合种地,要把二亩玉米地二亩小麦地撒上种子再好好浇灌来年收成肯定不错。工人却对农民说,你说的我不懂,我只知道要把工厂车间要求的产品按照要求做出来,不错一份,工资就肯定没问题。看似在交流,却是各说各话。诸如此类的情况生活中层出不穷,比如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等等,我们对于同样事物又有着千差万别的看法和感受,而这才是内在本我的真正样子,可当我们拿出来想要找到同等回应时又常常碰壁,原来理解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对方看待事物的角度得出同等看法,这样可太难了,如果能有一二分相同或者接近已经很好了。

        再比如有的人高兴的时候想找人分享,可找到分享的人刚刚遇到了生活的波折,这样的情况谁又能替对方高兴或者共情对方的烦扰呢,人生的无奈就在这样的时候悄然涌入心头。从做自己到包容理解别人这之间的平衡又该如何掌握呢?每个人也都不是那么敏感的可以轻易察觉别人的快乐与忧伤。写到这里想说我们对于自己和别人似乎都隔了一层膜,如果要更加和谐的生活,是需要更多的自我觉察,对他人的洞察,互相的理解和宽容与耐心,也许才能不至于因为彼此之间差异过大而导致沟通的情感冲突,还可能从自己的隐形膜中出来看一看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自我觉察 #做自己 #情感冲突 #差异性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About me

English channel

中文频道